“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适时微调、预调,并无必要出台新的刺激政策。”刘树成说。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高科技重振和中国新型城镇化将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继而使之步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亦认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略高于去年第四季度。
他说,当前中国经济已呈现明显的企稳回升态势,今后需尊重经济规律,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可持续回升。
中国城镇化率已从1978年的18%上升到目前的超过50%,但若按城镇户籍人计算,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且质量不高。作为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新型城镇化将立足于“以人为核心”来提高质量,将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连接并形成良性循环的内需空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指出,新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市民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若按农民消费、农民工消费、市民消费1:2.2:3.6推算,新型城镇化可为扩大内需提供强劲动能,成为中国经济回升中的重要战略基点。
但在新型城镇化蓝图下迈进新周期起点的中国经济,步入“趋稳向好”上升通道也绝非易事,物价起点高和房价持续涨是无法回避的障碍。此外,还需力争实现房地产不唱主角的新一轮经济上升期,避免政策失信于民。范剑平认为,今年宏观经济实现稳增长,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考虑到结构性减税的滞后效应、改善民生的财政刚性支出增加,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稳健货币政策需更加灵活,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适当扩大社会融资规模。
他建议,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的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